如东非遗面塑 指尖上捏出“多彩人生”!
非遗面塑传承人罗彬是如东人,做面塑创作已经有30多年了。黏土在他手里,捏搓揉掀、点切刻划,总是能华丽变身,成为一个个灵动鲜活的人物、动物或植物。创作之余,罗彬更把心思花在了面塑技艺传承上。
作者 :
发布时间 :
2024-09-03
预览次数 :
一张长条桌靠在窗前,这是罗彬平时创作的地方,摆满了颜色款式各不相同的塑刀、擀面杖、剪刀等十几种面塑工具。“面团刚蒸好时,弹性比较大,不方便塑形,要醒几天。再根据作品需要调整颜色,揉成光滑的面团即可。但现在用纯面的比较少,因为对保存的要求比较高,需要晾半个月才能干,且不能潮湿。
据史料记载,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,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,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,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,也是研究历史、考古、民俗、雕塑、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。就捏制风格来说,黄河流域古朴、粗犷、豪放、深厚;长江流域却是细致、优美、精巧。
如东面塑多次代表南通市政府赴新加坡、法国参加中法、中新文化交流。在如东县文化馆建有面塑工作室,定期举办面塑技艺培训。传承人也定期走进学校,培养小小面塑人。如东面塑作品多次在国家、省市级泥面塑大赛中获奖。
上一篇:
如东非遗面塑 指尖上捏出“多彩人生”!
下一篇:
如东非遗故事·红木雕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