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政策资讯 > 电商村镇 >
返回
如东非遗面塑 指尖上捏出“多彩人生”!
作者 : 发布时间 : 2024-09-03 预览次数 :
非遗面塑传承人罗彬是如东人,做面塑创作已经有30多年了。黏土在他手里,捏搓揉掀、点切刻划,总是能华丽变身,成为一个个灵动鲜活的人物、动物或植物。创作之余,罗彬更把心思花在了面塑技艺传承上。

“传统面塑工艺挺复杂的,要先蒸面粉,再揉上颜色,挺麻烦的,所以不容易推广。现在我们都用现代材料代替面粉,这样做起来容易多了,而且作品更好保存。要捏出神韵的面人,得先有一定的绘画和雕塑基础。”南通非遗面塑传承人罗彬说。

微信图片_20241126154816.png


一张长条桌靠在窗前,这是罗彬平时创作的地方,摆满了颜色款式各不相同的塑刀、擀面杖、剪刀等十几种面塑工具。“面团刚蒸好时,弹性比较大,不方便塑形,要醒几天。再根据作品需要调整颜色,揉成光滑的面团即可。但现在用纯面的比较少,因为对保存的要求比较高,需要晾半个月才能干,且不能潮湿。



据史料记载,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,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,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,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,也是研究历史、考古、民俗、雕塑、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。就捏制风格来说,黄河流域古朴、粗犷、豪放、深厚;长江流域却是细致、优美、精巧。



如东面塑多次代表南通市政府赴新加坡、法国参加中法、中新文化交流。在如东县文化馆建有面塑工作室,定期举办面塑技艺培训。传承人也定期走进学校,培养小小面塑人。如东面塑作品多次在国家、省市级泥面塑大赛中获奖。



微信图片_20241126154826.png